太陽能系統廠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指出,隨著全球各地政府積極實施能源轉型政策,包括太陽能、風力等再生能源產業正逐漸發光發熱,尤其在RE100的要求下,供應鏈業者為了能順利出貨給國際一線客戶,對於ESG的重視度已不可同日而語,並已成為當今企業永續經營與管理最重要的課題。
把ESG納入考量
對企業經理人而言,過往大多是專注公司營運策略、訂單動向、產品研發,如今這些經理人勢必要納入ESG的考量,也就是必須開始更加重視環境保護(E,Environment)、社會責任(S,Social)以及公司治理(G,governance)。
事實上,目前包括美國、中國大陸、台灣、歐盟等,近年來均加速綠色能源轉型,過去被視為口號的淨零碳排與環保觀念,如今已是各家上市櫃公司積極實踐的目標,而這些目的均是為了讓企業能永續經營。
除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,更重要的是,蘋果、Google等國際大廠在加入RE100組織後,正積極要求供應鏈也必須達到淨零碳排。
因此ESG儼然已成為企業經營必備的條件,若企業無法達成相關要求,很可能被踢出供應鏈,最終恐怕將逐漸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力。
對台灣綠能產業而言,此時此刻確實是千載一遇的好機會,畢竟許多科技大廠並沒有多餘的人力、物力興建太陽能廠,更不用說是需要砸下更多資金的離岸風電廠,但對於綠電的需求卻是有增無減,也因此造就台灣綠能產業開始蓬勃發展。
逐步邁向綠企業
然而,企業該如何達成ESG?
首先在環境保護方面,購買綠電是最直接且最省力的方式,平常辦公室節約水電或者工廠自動化也都是可行的方法,更甚者,直接在辦公大樓屋頂或者廠房屋頂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,都可達到環境保護。
至於企業社會責任方面,除了致力提升股東利益外,提高員工福利,並且多做公益活動,例如關懷弱勢族群、贊助公益團體,又或者是推廣基層運動,都是不錯的方式;而在公司治理部分,增加公司透明度,定期舉辦法說會則是常見的做法。
概括而論,企業追求獲利成長固然是重要的事情,但在RE100組織成立後,企業若想再擴增規模,勢必也要下足功夫實踐ESG,否則若無法達到國際客戶的要求,很可能將逐漸被時代的洪流淹沒。
<更多相關新聞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