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能綠電總經理唐亞聖 從零起步 打造台灣第一售電平台

2025-07-06-撰文/工商時報
售電平台
天能綠電總經理唐亞聖是台灣第一售電平台的幕後推手。圖/天能綠電提供

 

雲豹集團旗下售電公司天能綠電日前登錄興櫃,一度榮登能源股王、備受矚目。在集團內部創業,從無到有,打造台灣第一售電平台的幕後推手,是天能綠電總經理唐亞聖。不同於現在很多綠領新貴大多出身金融業,唐亞聖是少見的公務員背景,因為做事講求效率及績效量化的行事風格,讓他決定投身民間企業。
 
唐亞聖表示,大學畢業就考上高考當了公務員,在經濟部工業局服務六年,做的是企業投資案審查,舉凡企業申請免稅計畫,或當時像是電子五哥、半導體廠要西進去中國投資設廠都要提報政府投審會,當時就是負責相關業務。後來進入台北市政府、新北市政府服務,在台北市政府負責過行銷和MIS,當年台北市政府舉辦世大運,推出吉祥物熊讚,就是唐亞聖負責熊讚推廣等媒體行銷業務。
 
公部門做事要顧慮很多因素,績效不容易有量化指標,而且唐亞聖做事個性講求效率,量化決定績效的生態比較適合,所以想往外試試看。唐亞聖就這樣從新北市政府辭職離開了公部門,投入和過去職涯毫無關聯的能源產業。
 
唐亞聖2020年加入雲豹能源,經營管理者看到光電建置越來越競爭,有必要拓展其他項目,例如儲能、風電開發、環保材料、售電平台等,所以在2021年成立天能綠電。當時售電平台從零發展,唐亞聖接下任務要內部創業。唐亞聖指出,老闆交代要做到盈虧自負,成立前兩年交易量還沒累積起來,還是燒錢,組織相當精簡,第一年公司兩個人、第二年三個人,所以一個人要做很多事。從客戶拜會、業務簡報、法規了解、合約草擬、規範訂定,都全包下,很長一段時間是一週工作六天、每天工時12小時以上。
 
天能綠電在2021、2022年起陸續簽下玉山銀行、美光這些大交易量的客戶,公司有了實績,至2023年開始交易,在綠電熱潮之下,有越來越多客戶要採購綠電,公司也開始賺錢了。2024年更是爆發年,很多新客戶加入,同時要整合很多發電案場,2024年交易量及營收足足成長了3倍。2025年還是爆發成長的一年,並成功登錄興櫃,是天能綠電重要的里程碑。
 
在這內部創業的過程中,唐亞聖分享,最辛苦的莫過於取得別人的信任!前兩年規模小、實績不多,對上要取得主管的信任和支持,而且個性做事嚴格,團隊也會質疑這麼做是不是正確。有信任感,事情才能推動,下面才會願意做、主管才會願意給資源。對外也要取得客戶信任,發電端賣電給天能、天能再賣給用戶,這必須要兩方都願意相信天能,最困難的就是這一點。現在興櫃掛牌、未來還要推動上市,更要讓投資人信任公司。
 
對自己的期許,唐亞聖直言,就是要把公司做得更好,看到業界有太多東西可以進步,希望把公司績效做的更好,例如股東報酬更高、員工福利更多。下一階段經營目標就是要設法在售電產業持續保持領先,現在是售電市占第一,競爭越來越激烈,如何持續成長不容易。綠電交易之外,天能綠電還會發展其他項目,如碳管理服務、綠電整合等等,除了深度之外,還要增加營運的廣度,帶領公司繼續成長。
 
 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