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畏太陽光電產業步入黑暗期 雲豹能源備好逆勢突圍的策略與武器

2025-10-20鏡週刊-
太陽光電

雲豹能源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及新業務,回應股東的期待。左起雲豹能源永續長暨發言人張建偉、總經理趙書閔、副總經理譚宇軒。

台灣的綠能產業,尤其是太陽光電,在有心人士持續的抹黑、造謠,以及刻意曲解之下,如今正處於黑暗期。縱使,前總統蔡英文挾著300多萬的臉書粉絲,出來呼籲「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,我們應該聚焦在已有共識的事情上,並且用理性、務實的態度,避免以政治來影響再生能源的發展。」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,蔡英文的好(美)意,對於化解有心人士的惡意,幫助相當有限。因為如此,雲豹能源等業者紛紛展開各種形式的自救之道,期望能不負股東所託!

為了對在太陽光電產業陷入低迷的時刻,仍願意持有雲豹能源股票的股東有所回應,雲豹能源宣布,集團已鎖定2026年邁入「高股利時代」,股息(利)配發率達8成,展現與股東共享成長果實的決心。雲豹能源永續長暨發言人張建偉特別強調,高配發率,並不意味著公司獲利的成長停滯,而是在獲利成長的情況下,公司依舊會維持高配發率。

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進一步表示,集團近三年淨利表現持續穩健成長(2022年EPS 4.03元、2023年EPS 8.77元、2024年EPS 8.89元),穩定獲利結構奠定公司推進高股利政策的基礎。「高股利」並非短期現象,而是集團長期穩健經營的延伸,象徵企業營運體質成熟與回饋股東的堅定承諾。

雲豹能源近年在台灣市場聚焦太陽光電、儲能、綠電交易,布局循環經濟及資產管理,奠定多元且具韌性的成長基礎。據了解,太陽光電、儲能雖然受到政策的影響,出現案場開發腳步放緩的跡象,但在台灣綠電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倘若綠電價格上漲,相關的業務仍有成長的空間,這也是雲豹能源覺得能夠持續發放可觀的股利的底氣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台灣太陽光電產業步入黑暗期,許多外商基於地緣政治、政策不友善等理由,紛紛調整在台灣的經營布局,想要出脫手上案場的外商大有人在,這也給了雲豹能源潛在的成長動能。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證實,近期的確有些外商的案子找上門,也有些本土壽險公司希望雲豹一起參與評估收購外商的案場,一旦成功,對雲豹的營收與獲利都能帶來正面助益。

譚宇軒表示,雲豹致力於發展多樣態與多國的業務,目前國內兩座大型光電案場及小型專案皆穩定推進中;海外市場方面,菲律賓、日本、越南等地區專案已簽訂多起工程與購售電合約,持續在亞洲市場多點開花。公司目前的目標是至少發展出10種的業務樣態,同時至少在5個國家發展出業務,這樣至少就有50個可以創造營收的機會,讓雲豹營運狀況不會受到單一業務與單一市場太大的影響。

針對非能源相關業務,譚宇軒表示,雲豹開發新業務有兩大原則,就是技術成熟、商業化可行性高,以新開發的生物性分解業務為例,以往的做法是堆肥養菌三個月才能夠產生酵素,而雲豹在實驗室花三、四個小時就能把菌養好協助中藥廠處理中藥渣,效率非常高。目前,雲豹第一座工廠已接近完工,也拿下了一家中藥廠客戶。樂觀看待,新廠一旦運作順利,很快地就會有第二、第三於其他家客戶加入。

譚宇軒指出,若只講綠電,雲豹未來能夠變出來的花樣不大,但是如果在淨零排放的大框架之下,先做綠電,接著再成為減低碳排的最佳夥伴,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,並且創造更高價值的商機。以生物性分解業務為例,毛利率就明顯比太陽光電業務好。

【鏡週刊】不畏太陽光電產業步入黑暗期 雲豹能源備好逆勢突圍的策略與武器

top